Q_什麼是「中暑」?
中暑指在夏季炎熱氣溫中,因為中於暑邪而發生的病症。一般中暑的症狀有:頭暈、四肢無力、無精打采、想吐、昏沈等狀況。嚴重者會突然暈倒、身熱、惡心、嘔吐、煩躁、大汗(或無汗)、呼吸氣粗、面色蒼白、脈細數(把脈時脈象跳動細、快),或昏迷不醒,四肢抽搐、牙關緊閉等,又稱“中暍”(即傷於暑熱之意)。
中暑又分陽暑及陰暑。
- 陽暑: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長途奔走,感受炎熱曝哂而發病的傷暑證。是由於 動而得之,故名“陽暑”。主要病狀有高熱、心煩、口渴、大汗、舌苔黃 乾,脈洪數等。
- 陰暑:指夏季因氣候炎熱而吹風納涼,或飲冷無度,中氣內虛,以致暑熱與風寒 之邪乘虛侵襲而為病。是由於靜而得之,故名“陰暑”。主要病狀有發熱 惡寒、無汗、身重疼痛、神疲倦怠、舌質淡、苔薄黃,脈弦細等。
夏天高溫,很多人中暑自己都不知道,當我幫朋友把脈的時候,脈博跳動又快又粗,再細問,總是覺得昏昏沈沈加四肢無力,食慾不振,腸胃不適等,一刮完痧,眼睛馬上發亮,神清氣爽起來。
中暑是因為身體調節溫度的機能不好,大部份是心臟功能較弱。因心主汗,夏天不容易流汗的人,比較容易中暑。
中暑的原因及症狀分以下5種:
- 天氣高溫對身體的影響。
《黃帝內經》離合真邪論篇曰:地溫和則經水安靜,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,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,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。
- 這裏所謂的經水指:一、指月經。二、指經脈。《黃帝內經》靈樞經水篇,有關於五臟六腑十二經水的記載。
- 夏傷於暑,病邪影響氣血。
《黃帝內經》瘧論曰:夏傷於暑,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。腸胃之外,此榮氣之所舍也。
- 榮氣和衛氣在中醫都認為兩者同一來源,都是從胃中的水穀所轉化而來的營養物質。血液汽化之後會變成“血氣”,中醫稱之為“榮氣”,或者是“營氣”、“ 胃氣”的來源。
- 高溫薰蒸導致頭痛。
葉天士溫病學名著「溫熱論」曰:暑邪必挾濕,狀如外感風寒長夏濕令,暑必兼濕。暑傷氣分,濕亦傷氣,暑病頭脹如蒙」。
- 簡而言之,暑熱傷氣,天熱頭部毛孔張開,又不戴帽、撐傘,高溫薰蒸,濕熱必挾暑穢,也是頭痛的原因。
- 中暑也會造成四肢冰冷。
《傷寒論》辨痙、濕、暍脈證並治十八條曰:註解《吳人駒》曰:手足逆冷者是。乃暑傷氣,氣傷,不能達四肢,則寒也。
- 中暑也會造成四肢冰冷。
- 中暑引起身熱疼重。
《傷寒論》辨痙、濕、暍脈證並治第十九條曰:太陽中暍者,身熱疼重,而脈微弱,此亦夏月傷冷水,水行皮中所致也。註解張錫駒:太陽中暍之證,身熱疼重者,暑傷形也;脈微弱者,暑傷氣也。亦,其人夏月盛暑,喜貪風涼,過飲冷水。水氣,輸行於皮中,表,為邪束,不得汗泄所致也。
夏天貪涼風,包括冷氣,電風扇都不要直接對著身體吹,冷飲冰品吃太多,這些寒邪都在體表,並沒有隨著汗液代謝出去,以致身發熱,濕氣太重鬱於體內而疼重。
暑病,暑為六淫之一,是夏季的主氣。凡夏天感受暑熱邪氣而發生的多種急性熱病,統稱為“暑病”。但狹義的一般多是指暑溫、中暑、感暑之類的病症 。
Q_那些穴位可以幫助緩解中暑症狀呢?
指壓穴位:肺經、心經、心包經、頸三條、肩井、膏肓、捏印堂。
快速解除中暑的症狀,其實括痧頸三條,也就措措有餘了。頸椎第一後,第二條第三條,左右兩耳後至肩稜。再其次也可以按摩肩井,膏肓效果也相當不錯。想要改善,預防中暑的體質,則要調手的三條陰經:肺經、心經和心包經,以拍痧、刮痧的效果最好。
- 頸三條
第二條是右耳珠往後橫向3公分風池與完骨之間開始刮痧,順勢沿向肩膀稜線,一路到肩膀和手臂交叉處。三條換成左邊,位置同第二條。
《頸三條位置圖》
第一條在督脈後頸部正中央, 合併督脈與膀胱經。 |
刮痧板與手臂呈90度角,由上往下刮痧, 刮痧力道深入5~6公分, 刮痧時要感覺到底下的氣節, 並且有痠、麻、漲、痛、熱的感覺才正確。 刮痧到不痛或疼痛減輕為止,出痧後即可停止刮痧。 |
(圖一) | (圖二) | (圖三) |
第二條先刮頭比較痛的那一邊。
從耳後橫向3公分(圖一)紅線開始處刮痧,
完骨與風池之間順著頸部側面(圖二)再沿著肩膀的稜線往下
,一路到肩膀頭延伸到紅線末端(圖三)。
第三條換成左邊,位置與第二條一樣。
刮痧時要擦滋潤物,以免肌膚挫傷。
刮痧太大力,會造成肌肉發炎,
力道輕一點、慢一點,能出痧就可以。
出痧後,請多喝水。
- 肩井
本穴有清熱消腫之功。主治中風,半身不遂,肩背疼痛,肩關節痛,頭項痛,臂痛,兩手不得向頭,乳腺炎,腦充血,腦貧血,產後子宮出血,神經衰弱。
《肩井穴位圖》
- 膏肓
本穴有宣通理肺,常灸本穴有強壯身體,益氣補虛的作用,為肺結核的特效穴。主治各種虛勞及慢性疾患的要穴,支氣管炎,胸膜炎,神經衰弱,遺精失精,健忘,嘔吐,胃出血,喘息,瘧疾。
唐代藥王孫思邈的《千金方》中說:「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、五勞七傷及夢失精、上氣咳逆、痰火發狂、健忘、胎前產後是非常廣泛的。」
成語“病入膏肓”源于《左傳》中的一段典故。晉景公患了病,派人到秦國求醫,秦國派一位名叫醫緩的醫生前去替他診療。醫緩尚未抵達時,景公做了個夢。夢中他的病變成了兩個小兒,一個說:那個人是名醫,會傷害我們,往哪里逃呢?另一個說:我們在膈之上,心之下,膏肓之處,艾灸、針刺和藥力都難抵達,他怎能奈何我們呢?醫緩到來後,經過診斷,頗為難地對景公說:病在膈之上,心之下,已入膏肓,不能採取攻伐的方法,藥物也無濟於事無法治了。後來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。於是後人常用病入膏肓來行形容病重難治。
《膏肓穴位》
在背部,足太陽膀胱經,當第4胸椎棘突下,旁開3寸,約四橫指,肩胛骨內側,一壓即疼。
- 肺經
肺主「人身之氣」可分二點說明:第一是氣的生成,人體經由呼吸作用把大自然的氣體吸入肺中,又由脾胃的消化吸收,把食物化生的精微,由脾氣升清和水穀精微在肺中結合,積聚於胸中,稱為「宗氣」,助心行血說明肺主一身之氣,貫通百脈,調節全身,能協助心臟促進血液循環。
《導引本經》曰:「肺為五藏之華蓋,皮膚賴之而潤澤。肺輸精於皮毛。」
《景岳全書》曰:「肺虛者,少氣息微,而皮毛燥澀。故脾氣散精,上輸於心,心輸于肺,肺輸于皮毛,經清者入於經絡為營,慓悍者入皮膚為衛。」
《肺經穴位圖》
手臂內側橫著分三等分,靠近外側,大姆指直上一條直線是肺經。
肺經以尺澤穴孔最穴為主。
肺經以尺澤穴孔最穴為主。
《孔最》:尺澤下五寸,腕側橫紋上七寸。 |
- 心經
《黃帝內經》曰:「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心者,生之本,神之變也,其華在面。」
《導引本經》:夫心乃一身之主宰,生死之頭路。是故心生則種種欲生,而神不入氣,心靜則種種欲靜。心主血脈,藏神。出現血脈運行失常及精神情志改變的病理表現,統屬於心系的病症。
隋朝元方諸病源候論心病論:「心氣盛,為神有餘,則病胸內痛,脅支滿,脅下痛,膺、背、膊胛間痛,兩臂內痛,喜笑不休,是心氣之實也,則宜瀉之。心氣不足,則胸腹大,脅下與腰背相引痛,驚悸,恍惚,少顏色,舌本強,善憂悲,是為心氣之虛也,則宜補之。」
- 心包經
《黃帝內經》宣明五氣篇五臟化液曰:「心為汗。」
手厥陰心包經主治胸部,胃,心臟和精神方面疾患。手厥陰心包絡,即包心之脂膜,西醫謂心外之夾膜者是也。
《針灸大成》卷八:「心包絡,在心下橫膜之上,豎膜之下, 與橫膜相粘,而黃脂幔裹者,心也。」《沈氏尊生書》按心包絡在心下橫膜之上,豎膜之下,其與橫膜相粘,而黃脂裹者,心也。脂膜之外,有細筋膜如絲,與心肺相連者,心包也。其地正值膻中,且位居相火,代君行事,實臣使也。
經曰:「君火不用,尊之極也。 然火為地二所生,君火雖不用,有奉天行職。 又不得同於君火者,心包所以主相火也。」
(心臟有病,要處理心包經,因為心經是君火,很尊貴,不能隨便亂動。)
以現代醫學的觀念看,心臟外面的那層膜就是中醫所稱的心包絡,心臟病都是心臟瓣膜出狀況,裏面的心臟甚少生病。初起治療心包經,建議先用拍痧的方式,分段分次拍痧。將阻塞的瘀血先排出之後,隔天再用指壓按摩的方式,活血化瘀,會比較容易退痧。出瘀後,請等到完全退痧之後,才可以在同一個部位進行拍痧。《肺經、心包、心經位置圖》
紅色箭頭方向即為刮痧 的方向
《心包經》: 手臂中間紅線部位,橫量內側二分之一處。 寧失其穴,不失其經。每個人穴道的位置不盡相同,阻塞點也不一定都在某穴, 所以要以痛為俞,針對氣節,痛點下去處理,重點是要暢通經絡。 《心經》: 手臂內側橫著分三等分,靠近內側,小指直上一條直線是心經。 |
肺經、心包、心經拍痧手法:
|
邱老師小叮嚀!
夏天平時多吃清熱解毒的食物,是預防中暑的好方法。清熱解毒的食物有很多,例如:綠豆湯、愛玉、蓮藕、西瓜汁(女生不要喝太多,以免白帶多)、冬瓜湯、仙草、青草茶、菊花茶、冬瓜茶、薄荷茶、茶、苦茶等,以上食物建議每天攝食一樣。
邱老師小撇步:
徹底改善中暑的體質,有以下的秘方。
將1斤的仙草乾洗淨(至少要洗7~8次才能將砂土洗乾淨),加水蓋過食材,先以大火煮開,再以小火熬4~8小時 (熬越久,仙草的滋味越濃),再將熬好的仙草汁拿來燉烏骨雞,一周吃2~3次,能有效改善體質,減輕中暑的機會。
《含玉解渴》:古籍記載:含玉嚥津 貴妃素有肉體,至夏苦熱,常有肺渴,每日含一玉魚兒於口中,蓋藉其涼津沃肺也。 古代部分皇帝有食用玉末或口中含玉的習慣。中華民國蔣中正總統也有含玉的習慣。玉的特性內鍊、吸收。洗過之後消磁可以再次使用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