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穴按摩時的生理反應汗、吐、下
中醫師在幫患者下針時,必需要有針感,才能達到治
癒疾病的目的。所謂的針感就是下針時,患者身上出
現的酸、麻、脹、困、重或如觸電般走竄的感覺。這
樣的感覺出現在指壓按摩時,筆者將它稱之為得氣。
一般市面上常見的經穴按摩,施術時大慨只會出現酸
痛的感覺。而筆者獨創的大易按摩,在指壓按摩的過
程中,則會出現酸、麻、脹、困、重或如觸電般走竄
的感覺,不但如此,還會出現一些汗、吐、下的瞑眩
反應﹝好轉反應﹞,以下就為諸位介紹特殊的好轉反
應,它的生理機轉及其作用。
汗:
經穴按摩時,患者身上因為身體的陽氣上升熱能提
高,所以除了全身發熱之外,還會全身發汗,但是這
類發汗並非酷暑之下所產生顆粒狀的汗珠,而是如霧
般濛濛的一整片濕氣從毛細孔中滲出,這就是醫聖張
仲景在《傷寒論》裏面所提到的汗法。辨太陽病脈證
並治上篇:第3條文桂枝湯:溫覆,令一時許,遍身漐
漐 如汗出,微似有汗者,益佳。不可令水流漓,病
必不除。
大家都知道皮膚是人體最外層的防護系統以及感覺作
用,此外還有排汗的功能。
當人體感染病邪的時候,透過經穴按摩,使體內的正
氣與邪氣相抗衡,而身上的病菌急欲排出體外時,就
經由毛細孔從汗液將病菌代謝出體外。這種現象稱之
為解表,也因此經穴按摩時排出的汗液不但會比較
黃,比較臭,排汗量也會比較多,有時候會多到整條
紙床巾都濕透。
《傷寒論》說:用桂枝湯,解肌發汗。…衛氣升騰,
使正氣得宣,而汗出。…用桂枝發汗,則癒。治療過
程中適時適量的排汗,將有益健康。
獨特的經穴按摩會在施術當時排汗,並不像服用藥物
是在服藥之後才出汗。
吐:
因為胸中心肺有寒邪而吐出白色無臭無味的水。
《傷寒論》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全篇第13條曰:病人:手
足厥冷,脈乍緊時,邪結在胸中。…病在胸中。當須
吐之,宜瓜蒂散。
獨特的經穴按摩會在施術之後,患者吐出無色無臭的
水,吐出之後,會覺得胸中十分舒暢不但如此呼吸也
會更順暢帶氧量大增。這是因為胸中心肺的寒邪已被
吐出,換句話說心肺有寒邪的人,才會出現吐水象。
下:
下包括二陰,前陰是小便,後陰是大便,以及放屁。
《傷寒論》辨可下病脈證並治全篇第條曰:下利,…按
之,心下硬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氣湯。方有執註解
曰:心下硬,實也,所以急下之也。﹝中醫的心下,
是指心臟下面的胃,按摩到胃部有硬塊的時候要趕快
讓它拉出來。﹞
《傷寒論》辨可下病脈證並治全篇第11條曰:……可下
之,宜大承氣湯。程應旄註解曰:心下硬者,是肝
邪,狹寒飲,而傷胃。
經穴按摩之後,排便次數增加,糞便黑黏臭。這種現
象多出現在消化系統功能不好的人身上。
排尿量增多之外尿液的顏色也會較深較臭。腎與膀胱
表裏,泌尿系統的廢棄物會經由尿液代謝出體外。
放屁多者出現在胃腸蠕動差或消化系統不良者身上。
這些特殊的生理反應,筆者將它歸納為解症的汗、
吐、下三法。同時也是《尚書》說命上篇所說的:藥
弗瞑眩,厥疾弗瘳。瘳是疾病痊癒的意思。
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條文中詳細說明分析有些症狀的
處理方式為:辨可汗不可汗、辨可吐不可吐、辨可下
不可下。
意思是說有些症狀必需經過汗、吐、下疾病才能痊
癒。但是有些病如果讓它汗、吐、下反而會醫成壞
病。
《傷寒論》太陽中篇曰:抑知:汗、吐、下三法,用
之誠當,其證,無不立時取效。
人是自癒的個體,透過經穴按摩指壓的方式,有病邪
的人才會發生汗、吐、下的現象,並不會醫成壞病。
可以說經穴按摩能達到服用藥物般的好轉反應,卻沒
有藥物的副作用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